3月8日,杭州日报在第A06版刊发《深耕24载 为轨道车装上智慧大脑 这家“小巨人”企业一连向“数”而行》报道,专访Z6尊龙凯时科技集团旗下Z6尊龙凯时创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联科技”)。
“铁路行车清静事情只有0和1,来不得半点误差。”创联科技总司理叶卫春说,从创业之初,创联科技就把“手艺”和“产品”作为重中之重。24年稳扎稳打,创联科技始终以产品立身,深耕在铁路行车清静领域,一步步生长成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截图泉源于杭州日报
今年,是Z6尊龙凯时创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联科技”)在高新区(滨江)的第24年。整整24年间,创联科技只专注于一件事:为轨道车装上智慧大脑,包管铁路行车清静。
“铁路行车清静事情只有0和1,来不得半点误差。”创联科技总司理叶卫春说,从创业之初,创联科技就把“手艺”和“产品”作为重中之重。24年稳扎稳打,创联科技始终以产品立身,深耕在铁路行车清静领域,一步步生长成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是对创联科技最适当的评价。”高新区(滨江)江北企业生长服务办副主任邢瀚悦如是说。在她看来,创联科技专业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强,又一直立异,走出了一条扎实又沉稳的高质量生长之路。
24载深耕国铁 为铁路行车清静保驾护航
刚刚已往的春运,中原大地上一连了近一个月的大规模生齿流动,而云云重大的人流压力,大部分都由铁路来负载。怎样包管数十万公里的铁路行车清静?这便不得不提坚守在铁路战线上的“清静卫士”——轨道车。每条铁蹊径路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都离不开轨道车。而创联科技的焦点产品,就是为轨道车装上智慧大脑——轨道车运行控制装备。
“在2000年之前,国铁运行速率慢,轨道车监控领域险些是一片空缺。”叶卫春说,由于缺少响应监控装备,轨道车在生产运营历程中保存追尾、挤岔等清静隐患,严重时甚至导致生命工业损失,直接影响铁路运行清静。
创联科技应运而生,精准切入轨道车运行控制装备应用领域。也许是由于主要首创人均是做手艺身世,创联科技从建设起就自带“工程师文化”基因。针对轨道车特点,创联科技全力举行手艺攻关,将机车信号和监控装备功效合二为一,在第二年就自研乐成GYJ轨道车监控纪录装置。以此为基础,创联科技又立异性研发了轨道车焦点装备——GYK轨道车运行控制装备,同时作为主要加入者起草了行业标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联科技依附过硬的手艺和先进产品疾驰在行业前线。
创联科技的产品最大的功效就是实现对轨道车运行和调车作业的清静控制。叶卫春先容:“轨道车运行历程中,装备会举行实时监测,包括线路限速、位置、清静距离等,并提前将收罗到的信号发送给驾驶室的司机。”
同时,创联科技研发的装备还可在车辆运行时对司机室、司机驾驶行为、车钩、路况等举行全方位实时监控,支持列车靠近道口、施工职员时报警。通过无线通讯,车辆运行数据、状态监测数据等实时传到控制中心,从而实现车辆远程监测和数据联动剖析,提升轨道车全场景综合治理水平,降低清静危害。
“在整个国铁系统里,我们的产品很小,可是关于清静行驶的包管作用却很大。”叶卫春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清静”。要提供万无一失的清静计划,只能靠科技硬实力。24年来,创联科技一连作育研发、生产、营销、售后的中坚实力,手艺职员的员工占比凌驾70%,形成了销售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三代”研发和销售系统。
2022年,创联科技继获评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后,又喜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创联科技在新三板顺遂挂牌……各项声誉络绎不绝,创联科技在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和立异能力获得进一步认可。
6轮迭代立异 不但要“更清静”还要“更智能”
立异没有终点,攀缘更需与时俱进。在叶卫春看来,创联科技的产品研发与投用要“快”又不可“太快”。
所谓“快”,是由于随着铁路建设的一直提速升级,从既有线,到客运专线、动车,再到现在的高铁,创联科技必需紧跟需求导向,快速甚至要“先一步”做出研发反应,一直更新迭代焦点产品。
然而轨道车运行控制装备的特殊性又让叶卫春坚持以“清静”为唯一准则,不经由严酷清静验证的产品坚决不赶时间投用。好比新一代轨道车运行控制系统GYK-160G,是创联科技的第6代迭代产品,足足用了8年时间才实现量产投用。
“研发周期长,评审测试环节多,清静认证要求高,我们一连投入了三倍的职员来攻关这个项目。”叶卫春感伤,要真正成为国铁领域的“铁继续”,必需沉得下心、拿得起手艺。
据相识,该系统不但首次将轨道车控制速率由高铁120km/h、普速铁路80km/h均提升至160km/h,还首次实现了既有线上完整基础数据控车功效,最高清静完整性品级抵达SIL4级,真正实现“更快、更清静、更智能”。现在,以GYK为焦点的轨道车清静产品息争决计划已在天下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和“一带一起”亚吉、蒙内、雅万、中老等铁路项目落地应用,年均守护轨道车清静行驶凌驾3000万公里。
随着企业进入生长的快车道,江北企业生长服务办自动向创联科技提出南迁的建议。“思量到创联既有研发又有生产线,而江北的厂房受园地限制,已经无法知足企业高速生长的空间要求。”邢瀚悦体现。
经由滨江区政府的牵线搭桥,创联科技在滨江智慧新天地觅得新地,现在集生产中心、研发中心、清静验证中心和办公等功效于一体的新办公大楼已经结顶,今年年底有望整体搬家过江。
除了纵向深耕国铁领域,创联科技还逐步横向生长城轨、能源化工领域,叶卫春敏锐地看到了“数字化”“智能化”生长的辽阔远景,“我们将以控制、通讯、盘算机和人工智能(C4AI)手艺为焦点,建设数字化工业基地,一连提供更清静和更智能的嵌入式软件产品与数字化解决计划。”
泉源:杭州日报
